【數位媒體風向球】當英國泰唔士報堅持網路版一定要收費時,衛報卻建構完全開放的網路新聞平台,免費提供新聞素材。這純粹是同業間的競爭,還是預告數位媒體的新未來? | ||
(Brain.com 2010-07-12)依照新聞集團(News Group)總裁梅鐸(Rupert Murdoch)早先的規劃,倫敦泰唔士報(The Times)與星期日泰唔士報(The Sunday Times)兩報的網站,從2010年7月1日起開始收費,零售一天一英鎊(約合新台幣60元,一份紙本報紙售價約1.5至2英鎊),訂閱一星期兩英鎊(約合新台幣120元),優惠30 天期間只要一英鎊,之後以一星期兩英鎊計價。輸入泰唔士報網址或星期日泰唔士報網址,雖然出現首頁,但只要往內頁連結,就立即出現下面的畫面。 「硬」要收費 泰唔士報怎麼想? 完全免費 衛報真「瘋」? 衛報之所以這麼做,是因為了解到自身是大型報紙,在龐大的組織結構下,時效不像電視、廣播等電子媒體;在地方新聞上,內容也沒有當地小型報紙充分,唯有在資訊技術上仍相當強勢。所以衛報用技術工具來配合內容,希望打開營運的僵局。 衛報的開放平台 大方分享更具商機? 英國的旅遊局就利用開放平台製作Enjoy England 促銷網站,從衛報取得各景點資訊,與 Google 互動地圖結合,深獲好評(地圖上有藍色 g 字的地方表示資訊由衛報提供,紅色人頭表示由讀者建議的旅遊資訊)。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衛報解釋說,他們對數位技術一向採取開放政策,在數位創意上也有相當經驗,開放平台是數位演進的下一階段,衛報的視野在與網路交織結合,成為網路的一部份,而不是浮在網路表面,開放平台的目標在把衛報作為成一個資源,讓全球的伙伴藉著衛報的資源進一步發展。 義大利Newspass 計畫新契機 Google 來幫忙? Google 不是報業,但有超強的技術與市場能量,以第三者來匯集報業收費,可以說站在恰當的位置,在效果上也遠勝於各報獨自收費,問題是報業願不願意合作。專家們分析 Newspass 的成功依賴兩個條件,一是報業團體要支持,如果世界報業協會強力支持,進行就順利得多」;二是報業本身要改變,必需是高品質的內容才放入 Newspass 收費,一般的內容還暫時維持免費,一旦每家報紙都這麼做,Newspass 就成為高品質的品牌,收費就順理成章了。 誰都知道沒有白吃午餐,好東西理應付費,十幾年來報業試圖網上收費都不成功,原因固然很多,其中之一恐怕是不了解網路生態,把網站當作印刷版經營。現在大家對網路的概念愈趨成熟,再一次嘗試,成功的機會似比以前大得多了。 |
文章出處:動腦電子報http://www.brain.com.tw/News/RealNewsContent.aspx?ID=14265